剛從瘋狂的Party回來,外面還傳來隱隱約約的音樂聲

東方人的認識新朋友的方式是吃飯、參加活動

西方人吧,就是舉辦Party!

幾個比較好的朋友問我們,台灣有沒有Party呢?

我說應該沒有,但我們有夜店

Pub、Bar等,也許也算是社交生活的一部份

但真正體驗過之後,我不太適合那裏:P

 

震耳的音樂、人手一瓶啤酒、隨著音樂擺動...

我也曾努力地想成為舞池裡面的其中一員

試著去享受舞動的感覺

我在想,曾經也許有這麼小段時間,覺得可以如此放鬆自己,也挺好的

但隨著人群越來越多、溫度愈來愈高,興致就大大減少了

乾冰噴出來可以製造氣氛,也製造了不少二氧化碳,讓人頭暈

震耳的流行音樂或許令人興奮,聽久了也會覺得頭疼,特別你需要大聲講話

扭著扭著,打從心底明白,自己不屬於這裡

身體地扭動,好像也只是配合周圍的人群,然後就豁然明白了

而發現、承認、並表達自己的喜好,是打從心底令人愉悅的

有點像是對岸同胞有一天終於可以投票選舉一般,但沒那麼誇張

 

當印度人問你能不能介紹台灣女生給他認識

或是他認為應該四個月就換一次性伴侶、維持一段穩定的交往關係是浪費青春時

心裡就會莞爾的笑 : 一樣米養百樣人

接著他提到他已經24歲,不理解為什麼自己越來愈難釣到女生

心理的OS很大聲,只差點沒告訴他事實...

晚點又有個土耳人靠了過來,問我喝了幾瓶啤酒

說來到Party就是"應該"要喝醉,多認識新朋友、在舞池跳舞

我會發現自己真的不容易接受這樣的新思維,他們所謂的"Cool"

只能尷尬的笑笑,隨便再找另外個人講話

 

而逃跑也是種藝術,因為在這裡很容易遇到糾纏不清的新朋友

他會想請你喝酒、邀你跳舞、或是邀你去他房間等等

這時候應該說 : 我去一下廁所、我再喝杯啤酒、我朋友找我等瞎話

如果你不想跟他發生進一步關係的話...

我很享受這些對話,畢竟,認識新朋友不是壞事

只是要聰明的知道分寸,還有自己的底線

 

這一切都很新鮮,只是過了這幾次經驗

去到Bar也許只是因為好玩,已經不可能是因為想跳舞或喝酒

而是跟幾個好朋友去晃晃、聊聊天,認識相同性質的朋友會讓你覺得開心

當你受夠這一切時,就可以做自己的說 : 我想先走了! 因為自己的世界自己作主。

 

人群在互動的過程中,往往有些奇妙的關係連結

一個眼神或是幾句話,就可以知道自己和對方是不是合得來

從他跟你分享他的感受,你就知道對方如何思考

但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之分,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

只是在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之間折衝,自己會變得更...圓滑

會學到如何與陌生人攀談、找到共同的話題、或是表達自己的看法

我認為這些技巧都有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,使自己變得更社會化。

 

來到德國之後,似乎我也變得像德國人般一板一眼,凡事必須計畫

或是學習他們如何說話,表達自己的想法,成為有主見的人

變得比較果斷,找出最適合的方法,並且快速執行

現在的自己已經很少猶豫不決,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

而且自己發現,可以表達自己的主見,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

這與我們傳統東方的謙虛思維,大大的不同

 

開心自己的發現,德國的日也只剩四分之三

也許我會有更多的體悟,在這個與台灣不同的世界裡

找到更多我想成為的郭育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ck12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