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書本中總是可以獲得許多啟發,因此我愛看書,假設有一天我的小孩,會驕傲的發現他爸有多麼愛看書。

對書的品味也是會變,從讀者文摘、翻譯小說、科幻小說、偵探小說、勵志書籍、商管財經...我們可以透過書一直了解成長中的自己。另外變的不只是書的種類,我們透過那本書,把書中的角色投影在自己身上,因此覺得悲傷、難過、或是勇敢。 年輕的夢很美很大,所以自己一直從書中獲取印證,証實自己的想法是對的、勇敢的,然後再下定決心去做。

昨天看了很多的雜誌,關於打工旅行、語言學習、新一代的就業、資訊的躍進,頭好痛,發現自己很難找到在書海中的成功,反而是自己給自己的定義,最純粹也最適合自己。社會上所定義的成功,分為錢財、地位、回饋、影響力...,那都不一定是每個人的夢。在<<記住你是誰>>這一本書中,一位哈佛教授,為自己的人生設定了三條大規則,人生就這三項,在這裡分享:

1.描繪我們想要的職業,所能帶給我們的益處,然後盡力去尋找有可能達成的選擇。

這就跟設定目標一樣,我們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模式,對自己重要的是名聲、金錢或是自由彈性? 然後尋找最有可能達成這種結果的職業,也許跟你的興趣相關,決定之後,就可以回朔達到這種職業的可行性跟所需的能力。來評估可行性後,就是種下了心中的那一小株樹苗。

2.目標具彈性

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不具任何背景和實戰經驗,如果一心想要位居要職,例如行政院長,那恐怕機運的成分就非常具有影響力。而如果我們設定的目標是月薪十萬元的公務人員,那麼彈性就相對的增加了許多。因此別把目標鎖定在一個特定行業的特定位階,如想要成為一位受人景仰的學者,就是把彈性不只侷限在擔任哈佛大學的校長。

3.眼光放遠放長,心放寬

人生二十幾歲才畢業,開始工作的時候已經接近二十五歲。我們將來還有四十年以上的時間可以打拼,因此不要急著跳入職場,而是多學習相關的技能,拓展國際視野,為未來的職涯奠定基礎。就如同想成為管理階層的人,取得MBA或就讀EMBA就是一塊天花板,必須突破了才能往上成長。

 

可是我並不是真的想成為哈佛教授或是五院院長,而只是需要一些肯定和鼓勵,由別人告訴自己做的到,由內心產生巨大的信心,去推進自己、相信自己,目標是可以達成的。

就像昨天在馬祖天后宮拜拜,問到關於職涯問題,祂說 :

客到前途多得利

君爾何故兩相疑

雖是中間逢進退

月初光輝得運時

 

說的也是,做就對了,感謝主,阿密陀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ck12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